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一章皮料屋遇故乡人





  江红雷也欣然同意。

  请杨贵先作为自己的长辈与女方家长见面,这也是江红雷突然想起的。在他看来,杨贵先多与鲁伯他们接触,相互了解,相互说不定还能成为朋友。杨贵先并不像官府其他人员,他为人正直,也处处照顾百姓情绪,并非只顾自己。

  不过,江红雷这个想法还未跟江叔说,不知道江叔是否同意。在他想来,能够跟杨贵先有所接触并非坏事,何况又是作为亲戚接触的,岂不更好。

  想完这些之后,江红雷便告别杨贵先回自己的办公室去了。

  上午下班之后,江红雷还是去了侯伯那里吃面。闲谈中,他说起了自己相亲的事,说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请教一下侯伯。

  侯伯听了很是高兴,并说江红雷也的确该考虑个人问题了。他又问了女孩的情况,听说是卢家寨卢玉阳的女儿,又是江叔介绍的,也就未多说什么。

  后来江红雷又告诉侯伯,说自己想请杨贵先当自己的长辈去跟女方家长接触,不知是否可行。

  侯伯告诉他,这样未必不行。由于自己没有父母,请求领导出面未尝不可。侯伯又跟其说了以前关于相亲以及新娘子过门的一些仪式和讲究,只是现在是新社会了,好多人都没有这样去做。新社会了,新事新办,怎样做都行,只要自己开心。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的,免得人家说不懂规矩。侯伯告诉江红雷哪些地方要讲究什么,哪些地方该怎么做,一一跟江红雷进行了讲解。

  江红雷一边吃着面,一边听着。

  晚上时分,“正野皮料屋”里灯光辉煌,顾客骆驿不绝,来来往往。稍晚一点,便顾客稀少,只有个别人员进来看看。

  这时,那天来的那个人走了进来。

  当初见到他们的那个店员赶紧迎了上去,他知道此两人是日本人,上次私下交谈,他听得清楚。于是用日语跟其轻声地说:“两位里面请,要些什么,尽管挑选。”

  “你怎么会日语?”其中一人好奇地问。在海安城此地,会日语的人不多,除非是日本人还差不多。

  “我们是日本人。只是怕引起当地人的反感,才说的汉语,这也便于跟他们做生意。”店员解释说,便引领他们两人走进店内。

  “听口音,你好像是大阪人,对吧?”来人听了店员的日语,完全是大阪口音,便好奇地问。

  “我就是大阪人。听你的口音也像是大阪口音。”店员又反问道。

  “我也是大阪人,叫我铃木好了。”铃木告诉店员。

  进到店里,店员将两人请到里屋的休息室里就座。店员告诉铃木,在店里有顾客的情况下,还不能说日语的,只有见到日本同胞了,才小心轻声地说。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国人不喜欢日本人。

  店员又告诉他们,自己随家父来中国做生意很长时间了。以前在北方做,战局太紧,就搬往南方来了,如今跟家兄负责这个店。生意不好做,他又十分感慨。

  铃木看了屋里的装修,及整个布置,跟大阪的风格相近,但又有一些中国元素。他似乎也明白了,既不能完全是日本装修,那样中国人不是很喜欢。

  “你们也用心良苦啊!从装修上看,你们也透着中国的气息,又加上日本的元素,颇具现代气氛。还真是结合得很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铃木又说起店内的装修来,他还是夸张了一句。

  店员也未仔细打听铃木的身份,在哪里做事。这是做生意人的习惯,不能随顺打听顾客的细致情况,免得人家为难或反感。别人要说的话,自然会主动说,如不主动说,肯定是有所不便,所以也不要打听。

  但是,店员心里清楚,他们就是日本在海安城里珠式会的人。若不是珠式会的人,他还不会这样去套近乎。

  店员很热情地给他们倒上大阪道顿堀茶水,这里的茶叶不带“寒”。

  铃木见是家乡的茶叶,便滔滔不绝地说开了。他问店员去过道顿堀“法善寺小巷”没有,哪里除了许多的小饭馆以外,还有许多的剧场。那里有上演许多木偶剧的“文乐座”以及大众曲艺“寄奇”。

  店员说去那里是家常便饭的了。他又说自己还在道顿堀的“媾女桥”去“识女仔”。家里催促其成家立业,他也就去了。当时还真看上一个女孩,只不过那女孩后来的命运不是很好。

  铃木问其为何不好。店员便告诉他,那个女孩后来被强征去当慰安妇去了。说完,他满脸的忧伤,闷闷不乐,好久都未开口说话。

  铃木又安慰他,事情已经过去,就不必再想了,好在他还没有被强征去当兵,这又是万幸的。

  他们越谈越投机,越谈话越多,尤其是对于铃木来说,好久没有这样畅快地说过这么多话。今天在异国他乡,遇上同龄的老乡,回忆起家乡来,怎么不令人开心呢!

  后来店员说:“只可惜吃不上北海道的长脚蟹,神户的雪花牛肉,九洲生马肉,以及鳗鱼了。”

  铃木听了之后忙着制止:“快不要说了,再说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说真的,能够在中国喝上大阪的茶叶就很不错了。”

  另一个人便是渡边。他听到他们畅叙家乡的名胜景点,甚是开心,他心里也被感染。听铃木又说起大阪的茶叶,他也插了一句话:“听说大阪的茶园都开着风扇的,是吧?”

  “是呀,茶园都装着风扇,早上吹去露水,不然我们的茶叶怎么叫做不“寒”呢?”店员为其解释着。又看了一眼渡边,并示意其细细地品尝,别有一番滋味。

  组长在店里看得清楚,店员与铃木、渡边谈笑风生,已经混得很熟悉了一样。他心里喜出望外,觉得开局不错,得好好把握机会。就是不知道,这两个日本人,是否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如果能到这一步,那就更好了。

  如果他们透露了是日本珠式会的人,那说明他们对店员的警惕性已经放松,那样就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如果他们还没有透露,就说明他们还有戒心,或者不便说出来。

  一会儿,店员又走了出来,跟组长耳语了几句,于是组长便挑选了上好的几张皮子给店员,轻轻地说:“你告诉他们,如果合适,你给其量了尺寸,无论他们是做皮衣还是什么,就说不要钱。”

  店员拿起皮料便走进屋内。

  “铃木君,你看这些皮子怎么样,这可是上等的好货。”店员拿着皮子放在桌子上。

  铃木看着光亮的皮子,又用手摸了摸,柔软细腻,甚是满意。

  店员又问其是做衣裳还是什么,铃木说,他与渡边一人想做一件皮衣。店员告诉他,这次皮料不要钱,算是对老乡的好处。在异国他乡能遇上同乡,自己也是高兴,这就算见面礼了。

  铃木推说不好,在商言商,他们也要为生,不必这么客气。店员反复地说,无妨,他们也不差这一点,这年头能够开心是难得的,今天开心,送就送了。再加店面才开张,本就对顾客优惠。对别人是优惠,对他们也是优惠,不必争执。

  店员二话不说,便给他们两人量了尺寸,又问他们需要什么款式。一一问了清楚之后,他在一张纸上注明尺寸和款式,以及收件人的姓名,但不知怎么写顾客的地址。便问:“能否写上地址?”

  这时渡边看了看铃木,铃木便说:“都是乡亲,告诉无妨。”便说出了自己的地址:海安城中城中心路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