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九章途中听说燕子岭





  “后来,这批人说是去寻个落脚的地方,原来那批人不肯,还半夜想谋害他们。这下好了,这批人一不做,二不休,就彻底地端了他们的老窝,自己占了山头,重新立规矩了。”大姐又加快语速,一口气说完。

  “这些人又是来自哪里?”陈子善问。

  “他们也不愿意说起,听说是从东北过来的,但又不像普通的东北百姓。为啥呢?因为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年轻男丁,没有妇女儿童和老孺。”大姐也为此事奇怪过无数次,一直想不出个头绪来,后来也就不去想这个事了。

  陈子善心想,这年头东北兄弟逃难的最多了,当然其他地方的也有。当听到东北的,陈子善也有几分亲切,因为自己也在东北呆了那么久,对那一带也非常熟悉,几乎将东北当成第二故乡了。

  马车均匀地向前,马蹄声滴达滴达地响着,他们坐在马车上,又均匀地一巅一巅的。此时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谁都没有作声,似乎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

  陈子善的心里并未静止。他在思虑着,怎样跟燕子岭上的那伙人周旋。虽然还有一天的路程,既然这是绕不过去的坎,就得想办法趟过去。

  听说燕子岭那伙人已成气候,现在足有一百多人。基本骨干就是东北那批人,可能也有二十三人左右,加上后来有人不断加入,到现在足有一百多号人左右了。

  这些人已经名声在外,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反正都是些负面的较多,正面的较少。偶尔也有正面的故事,但占山为王之徒,要说有多少正面的传说,可也不多见。

  陈子善跟杜志明商议着。

  “你估计我们到燕子岭时,他们会怎样做?”陈子善问。

  “免不了留下买路钱,钱多,少受点苦,钱少,多受点苦,除非这样而已。”杜志明回答。

  “要是他们贪得无厌,狮子大开口,你说怎么办?我们哪有那么多钱。”陈子善有点为难。手上现在还有些钱,应该可以打发他们,但他们见钱眼开,觉得陈子善一行是个大金主,摇钱树,反而继续索要怎么办?

  “这就难说了,他们哪有见钱多的呢?越多越好,不一次寻得干净,还待何时?”杜志明又接着说。他也不相信这伙人不见钱眼开,哪有嫌钱多的。

  “在他们的地盘,我们不好弄。虽然我们人少,但他们要想来硬的,也有一定的难度。”陈子善想着。但最好是有一个办法能化解这一切,可是遇到这样的事了,恐怕就没有化解的办法,交钱,是避免不了的事。

  “我们能否快到燕子岭的时候,下来两个人步行。躲在稍远处,待你们车上的人被他们带离后,再行使跟踪上去,再伺机营救。”鲁秋生此时也加入了讨论。他想到了这个一种办法,可以一明一暗地与他们角斗。

  可是陈子善想到,对于燕子岭地形不熟悉,就是有一部分兵力在暗处,也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他反而觉得那样不好,兵力分散,难以两者兼顾。都在一处,可以统一行动,能够形成拳头,力量集中。

  初步方案就是这样,届时大家尽量聚成一团,不要分开,一切都看当时的情况而定,采取什么措施,以陈子善的命令为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陈子善问拉车大姐,他们在哪里歇休较为合适。大姐告诉他,此时天色还不太晚,略有微光,如果要赶路的话还可以走上一两个小时,如果不急需要休息,也可以入村休息。

  陈子善觉得还是再赶上一两小时的路程,天色略有光亮,马能照着道路前行,他们也就无所谓了。赶车大姐也是为他们着想,他也就同意赶车大姐的建议,继续前行。

  晚上反而安静,可是马车的声音在夜间却是格外的响亮。声音回荡在山谷中,又折回来,不时发出阵阵声响,一时间到处都是马车滴达滴达的的响声。

  由于是夜晚,行人稀少,大多都找个村落歇去了,因为不急于赶路,也就用不上那么仓促。这样一来,他们走走停停,倒也是十分舒服,不觉劳累。

  而陈子善他们有所不同,急于回帮,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因为当初乘船被阻,耽误了不少时日,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迅速回帮,免得途中出现不测。

  无奈,太晚了马车便不走了,马也得要进食进水和休息。赶马车的人也要休息和补充食物,不能昼夜不停地赶的。一天的巅波,人马都已疲惫,人疲马困的哪有力气继续前行。

  陈子善他们便也停了下来,在村民家里借火做饭,谈好价钱,此事由拉车大姐去商定。本来大姐说自各儿吃的,不想沾他们的光,可陈子善想,一群外地人不懂当地行情,价也谈不好的,还不如由拉车大姐去谈,多少还能省出一人的饭钱来。

  这样一来,他们也不怕被人暗算。从做饭开始,他们就一直盯着,做菜的过程也是亲眼目睹。大家围在炉火旁,既可以取暖,又可以亲眼看见做饭,吃来也都放心。

  房东拿出米酒来,拉车大姐自己就喝了两碗,说是喝了酒后,晚上睡觉塌实,睡得香。她还邀请陈子善他们也喝些酒,说可以解乏。陈子善客气地推辞了,而鲁秋生却喝了两碗。这样的米酒对于鲁秋生来说,就象是水一般,喝来根本没有感觉。

  如果一点不喝,太过谨慎反而不好,不便与车夫打成一片,拉车的与乘车的就是要配合默契相互取得信任才行,这样旅途才能顺利,不会生变。

  对于拉车的来说,她也想途中顺利,生意快点做就,拿了工钱继续下一趟生意,这样一来,才能成就不少的生意,也能挣到不少的钱。如果途中出点什么事,轻则收不到钱,重则搭上条命就真的划不来了。

  所以说赶车与乘车,一般都能关系融洽,旅途愉快,不会有大的分歧,更不会有大的冲突。何况替陈子善他们赶车的是一位大姐呢!

  陈子善吃的较快,早早地吃了,然后去屋外转了转。他习惯性地,将整栋房子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了个遍。此栋房子还有一处矮房,紧靠在这栋房的北面,隔着厨房,那可能就是房主他们居住的地方。

  房周围二十米之内只是一些竹林和几棵树木,也是一般房前屋后常种的那种经济树类,有的是果树,柑桔,桃李之内的。有几块菜地,正长着茂盛的蔬菜。

  稍远处,便是稻田。秋收过后的田里,有的正长着草籽,有的还是干干的田地,露着禾茬。

  整栋房的另一边,用篱笆围着一圈,里面养着许多的鸭子,它们“嘎嘎”地叫着。里面还有个小池塘,那是鸭子戏水进食的地方。

  稍远处,可以看到远处的点点灯火,陈子善判断,那是其它农户家的灯光,此时正在做饭就餐,洗漱歇息。

  从这些看来,这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房屋周围也无特殊之处,十分正常。这样,陈子善心里多少有了底,晚上的觉,看来可以放心去睡了。

  吃完晚饭之后,房东将房间给他们进行了分配。赶车大姐由于是一位女人,自己分配一间房。她的房间隔壁,两间房就是他们六人的了。棉被不是很多,他们也就凑合着过了。

  陈子善将人员分配好,三人一间房,搭通铺睡着,睡最前头的那人注意警戒。陈子善带鲁秋生与吴宗宪睡一间,杜志明与两恃卫睡另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