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六章百姓夹道相送





  分发给村民物质的人员已回到山上,可是,不一会儿,村民们也有大多数人来到了山上。他们听说燕子岭的好汉要离开燕子岭,这还将物质与牲口都赠与了他们,甚是不舍。

  他们便纷纷来山上告别,有的还带来家里存放了许久的腊肉,有的还拿着母鸡刚下的鸡蛋,都要将这些东西赠与燕子岭的人。

  吴志豪婉言谢绝,就是不肯收下。可百姓一个劲地要塞给他们,挣执不下。吴志豪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也非常不易,就那点东西,不是用来换钱,就是在最珍贵的客人来时,或者节日时吃的东西,给了燕子岭,那他们怎么办?

  他们给予百姓的东西,都是自己不能带走,又暂时消耗不了的东西,不给他们也可能会被损坏,丢失。给了当地百姓,也是个人情而已。

  他们相处这么多年,相安无事。燕子岭对于当地百姓从不侵犯,百姓对他们也十分支持,相处和睦,且互有来往。

  吴志豪反复劝慰他们之后,他们也觉得非常无奈,便说是送上他们一程,于是回村准备去了。

  燕子岭一片忙碌,大家纷纷准备物质,装在车上。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吃了午饭。大家悄无声息,低头吃饭,相互没有任何言语,气氛似乎十分凝重。

  饭后,吴志豪又简短地说了几句话,无非是提醒大家途中注意事项,及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又统一了途中遇到事情的说法。交代好后,便开始出发向山下的大道走去。

  来到山下的大道,村里百姓排好长队,夹道欢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就像是节日一样。可是许多的老人与妇女,都泣不成声。他们亲自感受过,燕子岭的人给他们带来的安宁和平静。自从他们来到之后,村里就再没有受到外人的骚扰和掠夺。

  七八年来,他们几乎与燕子岭成了亲戚,成了族群,总之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如今,燕子岭的人喊走就走,而且还给予村民一些东西,这让村民们的心里是多么的难以承受。

  而这些行为,却在暂短的瞬间,还让村民们来不及反应是怎么回事,还来及有所表示,这就走得无影无踪了,村民们心里的感情无处表达,真的难受。

  吴志豪一一跟村民告别,尤其是跟一些老者告别,双方紧紧握住双手,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一直说个没完。

  有的老者还不停地拭着泪水,声音嘶哑地跟吴志豪告别,嘱咐吴志豪他们注意安全,若是外面不方便呆了,再回燕子岭,他们老百姓同样夹道欢迎,同样鞭炮迎接。

  吴志豪也非常感动,也不由湿了眼角。他没有想到,百姓这么感恩于他们,而对于他们来说,并未为百姓做些什么,心里不免有些歉意。

  就是有一次,村里一家的牛丢了,老人找到他们,不好说是否他们所为,只是请他们帮忙找找。最后还真是吴志豪派出人在相距五里路的一个山谷里找到。好在当初还叫上村里的一个年轻人一同前往,否则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了。

  发生此事之后,当地百姓渐渐了解了吴志豪燕子岭的为人,慢慢地对他们产生了信任。加上他们对村民秋毫无犯,还不时为村民做些好事,村民们对他们就更加放心。不仅不觉得吴志豪他们是种威胁,反而觉得他们的存在,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久而久之,一来二往,便都成了亲人一般了。这下子又要分离,村民们怎能舍得这些护卫之神的离去呢?

  送君千里,总有一别。吴志豪与老人们挥泪告别,又作揖施礼,极度虔诚地与乡亲们话别。五辆马车缓缓向前驶去,村民又一直簇拥着向前紧跟在马车后面随行。车上的人都挥手示意,请乡亲们就此留步,来日再见。

  车子慢慢加速,村民的模样渐渐模糊,遥远处,还能看清那黑黑点点的人挥舞着手告别。

  吴志豪不敢再看,许多燕子岭的人都不忍去看。

  七八年的地方,一天之间就要离去,七八年的东西,忽然间丢得一干二净,毫不珍惜一般,义无反顾。

  只因是,这也是十来年的寻找,谁知道忽然间就得到了准信了呢?那还容得了去思考什么,跟着走就行了。就像当年关云长寄居曹营时,当得知刘备的消息后,过五关斩六将地前往。

  十多年来,吴志豪他们不就是想早点有这一天吗?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临,他们还有什么可以依恋的呢?这两种情感是不能放在一起来比较的。

  离开了燕子岭,陈子善吩咐车间距离尽量拉大一点,车上人员轮流休息,轮流对路上情况进行观察与处理。

  走了约有五个时辰以后,前面出现了一个检查站,各类人员要进行检查,尤其是要对照证件查阅一遍。

  这一下子反而糟了,燕子岭的人倒是有证件,而陈子善他们也有证件,证件而且还很多。既有英国公民的证件,又有中国公民的证件,中国公民的证件便是海安城的。

  他们究竟用哪一个证件呢?陈子善立即决定,杜志明、恃卫与鲁秋生他们用中国人的证件,陈子善、吴宗宪用英国人的证件,其他的按预案进行应对。

  陈子善吩咐吴宗宪又披上在上海乔装英国人的那些装束,自己也乔装一番,提前下车,步行前进。

  车子便直接来到了哨卡。哨卡让马车停了下来,检查完后便让其通过。

  走在后面的陈子善装着莫名其妙的样子,一阵英文说来,哨兵一下子傻了眼。他不停地比划,诉说为什么要进行检查,哨兵告诉他,是因为最近战事较紧,免得日本间谍混了进来。

  哨兵跟陈子善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各不相让,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双方都似乎弄不明白似的,各自在那里说自己的理由。

  无奈,哨兵后来请示上级,派来个懂英文的人出来跟陈子善说:

  “其实没有啥,只是简单地看一下证件,登记一下,然后就可以过去了。主要是防止日本间谍的渗透。英国是我们的盟国,既然是盟友,就可以随意通行,何况还是调查战略后方需要哪些物质支援呢?”

  于是陈子善与吴宗宪便拿出自己的证件递给哨兵与翻译看看,他们简单地看了一眼之后,便让其通过,临过关卡时,陈子善还不停地用英语感激那个翻译,感谢哨兵,还夸张地说:“中国人民真伟大,中国必胜。”

  翻译也喊了声:“中国必胜,盟国必胜!”然后挥着手向他们告别,用目光送他们远去。

  陈子善与吴宗宪赶紧去追他们的马车。当初他们是从马车上下来步行过的关卡,目的是想以英国公民的身份,扰乱一下哨卡的秩序,让吴志豪他们能顺利过关。

  他知道,关卡人员懂英文的不多,这位英语翻译,恰好也是随首长过关刚好路过这里而已。

  马车一下子还走得很快,因为周围附近没有让马车停下而不被他们发现的地方。如果他们再发现陈子善他们又上了那辆马车,哨兵怎么想?

  这两个英国人原来是跟马车上的人是一起的?既然是一起的,为何又不坐一辆车前行呢?还要下来单独过关?而过了关之后又上了马车,为什么?

  为了不让哨卡的人有这些想法,避免发生意外,马上只有向前走到一个荫蔽的地方等待着陈子善他们了,那他们自然要走得远一些。

  远一点路程并不可怕,很快陈子善他们便追上了马车。坐上马车之后,他又问吴志豪他们情况,他们情况良好,并无大碍。他又问了问杜志明他们,杜志明也说没有任何事发生,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一切顺利,他们便又继续赶路。只是赶车的大姐没有多少言语,默默地赶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