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九章杭城宿营遇故人





  事不宜迟,陈子善跟鲁秋生吩咐一番,便跟江队长的一位恃卫出发向城里走去。

  他们一路打听,一路往电报局方向走去。街上已没有路灯,只有一些店铺还有光亮,他们就寻着微弱的亮光向电报局前行。

  走到电报的时候,电报局的门还开着。鲁秋生觉得十侥幸,便紧跑几步,向电报局冲了过去。

  里面的门卫正准备关门,鲁秋生正要向里挤去,却被其拦下。门卫告诉他,已到下班时间,不再受领新的业务,里面的人的业务做完就下班了。

  鲁秋生反复解释,家里有急事需要立即发封电报,请门卫就让他一人进去就行,后面再关上大门不迟。保安想,谁都有急事是最后一个,那何时才能下班。

  门卫正要阻止,鲁秋生硬是挤了进去,门卫拦阻不迟,也就算了。他赶紧关了大门,后面的人便关在门外。

  鲁秋生在那儿排着队,轮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五个人之后了。他填好电报草稿,上写:接四十二。

  发报完毕之后,临出门时,鲁秋生一直向门卫点头谢谢他,迅速出了电报局。可是他向四周查看时,却未发现跟其一块来的那个恃卫,不由心里一惊。

  鲁秋生心想,此人是否回去了?按理说不会啊!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呢?他又想,也不应该,在杭城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怎么会出现这种意外呢?

  鲁秋生走也不是,不走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便向四周看了看,四周没有任何动静,更无可疑之处。正当他准备往回走时,那个恃卫突然慌慌张张地从旁边的街道跑了过来。鲁秋生正要问其是怎么回事时,那个恃卫对鲁秋生说:

  “我刚才去傍边转了一下,恰好看见了两个熟人。他们正鬼鬼祟祟地跟着一个妇人而去,在一个较黑的巷子里正要对那个妇人下手,我赶到了大喊了一声,那两人便撒腿跑了。我追了一段路后,便不见他们的踪影。怕你寻找,就赶紧回来了。”

  “这两人是何许人士?”鲁秋生问。

  “说来话长,是在路上碰到的。这两人很坏,抢劫,我得回去跟江队长汇报。”恃卫说完便与鲁秋生快速地往回走,一路并未停留。

  来到驻地,鲁秋生便向陈子善禀报,电报按他的吩咐已经发了。他又告诉他,恃卫说的那个情况。陈子善听后“哦”了一声,便向江队长走去。

  恃卫正在跟江队长汇报刚才发生的情况,那两个人又回到了杭城,不知又是否去了他们曾经抢劫的那几家。

  见陈子善过来,江队长又把整个情况跟陈子善说了一遍。从他们还未到杭城就被抓去修工事,到最终来到杭城准备宿营,再就是遇上这两个人抢劫,后来在树林里露营时,其两人逃跑的事一一跟陈子善说了。

  说着,江队长还把缴获的勃朗宁手枪拿出来给陈子善看。陈子善一看手枪,觉得这么上等的手枪怎么在这样两人手中出现,真是值得怀疑。但此两人如今还留在杭城,这么大的一个杭城,他们又从何处能够找到他们呢!

  江队长也觉得犹如大海捞针,但不抓住这两人,他们还会继续为非作歹,伤害乡里,危害无穷。更主要的是,要弄清楚此两人的枪是从哪里来的。

  随后,陈子善又将那个恃卫叫来,问其一些情况,那两个人是否认出他来,恃卫回答,不太清楚。他当时只见那两人要对那妇人行使抢劫时就大喊了一声冲了过去,并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他就是江队长那伙人。

  陈子善估计,此两人并未认出他来。一是因为天色较暗看不清人,二是他们也知道江队长一行往北走去,不会想到这么快就能回来,从这两点判断,他们应该不知道恃卫就是江队长那伙人。他们可能只认为恃卫的出现,是杭城的人而已。

  “此事暂不着急,等以后有时间再来处理这个事。现在我们最主要的是能够顺利回去,其他事情暂且放后。过不了几天我或许再会来杭城拜会一个人,那时再商议此事。”陈子善吩咐江队长。

  商议好后,人员已经聚集,陈子善吩咐大家开始吃饭。于是乎还是铺开那块布,将东西都放置上面,然后各自拿取。

  吃完东西之后,大家便开始休息。早点歇息,明日早点起程。

  玉兰睡在她赶的那辆马车下面,底下堑着一个厚厚的垫子,傍边用马车围着,十分安全。她很快地睡着了,从那轻微的鼾声便知。

  车马劳顿,奔波不停,作为一个女人来说,也是多么的不易。陈子善深深感觉到,玉兰这一路来的辛劳。一路尽职尽责,配合默契,女人的细心,还多少帮了他们不少的忙。

  为不打扰大家的休息,陈子善与江队长移到了旁边处,离他们约有十米远的地方商讨事情。陈子善考虑,这么多人,如果一直往海安城一同走去,目标过大,应该怎么分散进城。

  他询问江队长,洪帮主是否有什么安排。江队长说,他临走时并未听到这些。他又说,洪帮主并不知陈子善有这么多人。

  陈子善一想也是,燕子岭五连长的人回归,大哥并不知晓。以前对于他们六个人,以前是有安排。他们坐船到达嘉义后,令他们从嘉义乘汽车回归海安城,这样便于隐蔽。想必此事,鲁伯已有安排。但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人,怎么走,可难以预料得到。

  江队长建议,他们四十二个人,起码分六批走,一次七个人,就是坐汽车的话,还不行。如果两辆马车可以走的话,马车可以载二十人,还剩下二十二人,这二十二人坐汽车的话,也得要五辆汽车。

  “是呀,情况有点复杂,要是一块回海安城,目标有点大,十分不便。但他们也不能呆在嘉义过久,在嘉义只能是暂时停留。”陈子善分析道。

  嘉义此点是个秘密点,许多内部的人都不曾知晓,他们若是要暂停,也只能在向阳路五十六号处暂停。

  “从杭城到嘉义,如果明天顺利的话,一足天可以到达嘉义,如果途中若耽搁少许,可能就要很晚才能到嘉义。那时怎么办?是安营扎寨,还是继续前行?如果安营扎寨,那又在哪里较为合适?如果继续前行,又怎么走?”

  陈子善又提出这个问题。他不知道明天将要发生什么,尤其是工事那段路。南下就这一条路可行,他们定会进行严格检查。真还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江队长也觉得情况有点复杂:“白天通过工事那段路,尽管不知会发生什么,但要通过那段路,完全可能。毕竟现在还没有封路,不让走。”但是江队长觉得,这样一来,可能耽误的时间会长,能否在天黑以前赶到嘉义就难说了。

  他又说:“如果不能在晚上十点以前到达嘉义,那么还不如不进嘉义,在嘉义外暂时宿营一晚。我的人可以回嘉义禀报,你们一行在嘉义外等候指示。待有了指示,我再派人通知于你,按指示去办。你看怎样?”

  听了江队长一席话之后,陈子善觉得情况暂且如此。到嘉义后,如果帮主有新的指示,再按其指示行事。

  商议好后,他们便都去休息,养足精神,以便明天去应乎途中将要发生的一切。越是路途不远,越要谨慎从事,这是陈子善一惯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