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一章冯昌惠逐个检查





  “有人殿后我绝对放心。但我们必须做到有十分的把握,万无一失才行。我希望我们宏昌会能够全员撤离海安城,不要再有什么损失了。”冯昌惠又对张非说。

  “撤离路线,我带领几个组长现场走过几遍了,计算了时间,对可能遇到的情况也作了预估,且有应对的办法。这次准备,比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尽管放心好了。”张非对冯昌惠保证地说。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你撤退的车辆在城外的树林里荫蔽,看护人员必须要足,绝不能泄露出去。同时,掩护人员也要布置安排妥当。”冯昌惠喝了口茶,又给张非加了点茶,十分关心地对张非说:

  “你可是身经百战的人了,将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就是对你有把握。但也要做得精细,不可大意。”

  “老大你把心放肚子吧,你安心地去海安城,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张非对冯昌惠说。

  听张非这样说来,冯昌惠也就放下心来。他又跟张非说了些其他的事,又喝了一会茶,然后两人热情地拥抱到了一起。冯昌惠已经泪流满面了,两人依依惜别。

  张非的到来,给了冯昌惠莫大的安慰与信心。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知道,张非是值得信任的,不象他担忧的那样,完全可以胜任这项任务。只是因为冯昌惠自己的心情,才对事情没有底。听过张非的汇报之后,他骤然信心倍增。

  他的精神状态也迅速好了起来,他作了一下扩胸动作,又舒展了一下四肢,在房间里打起一套拳来。拳风呼呼作响,动作灵敏,招招点到位置,威风犹存。

  他立住双腿,双手轻轻下压,口里嘘了一口气收功之后,精神更加抖擞,就像是突然从瞌睡中醒来,俨然换了一个人。

  上午时分,他带领两个恃卫去各分舵转转,目的是进行查访,看看各分舵的准备情况,以及被日本飞机轰炸的情况,以便及时给出指示,协调部署。

  他首先来到冯昆华的五分舵,这是这次撤离任务最为重要的分舵。所有兵员、物质的运输都得靠他们。车辆状况好坏,全靠他们平时的保养维修。

  准备虽然仓促,但冯昆华还是让人加班加点,对所有车辆进行检查与保养,做到万无一失;对驾驶员也进行了严格挑选,做到人车合一,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冯昆华禀报冯昌惠,这次轰炸,人员伤三人,亡一人,其中有一名驾驶人员。物质损失更大,都是毁于轰炸后起火焚烧。按原计划,可能会有三辆货车将出现空载。

  冯昌惠告诉冯昆华,重点确保人员安全,至于物质,也不必过分在意,多一些或少一些,对于宏昌会来说也无关紧要,宏昌会这点损失还是能够承受。

  关于运输计划事宜是否落实到位,冯昆华禀报冯昌惠,一切按要求准备妥当,落实到位,并还留有后备方案,出现意外,也能及时弥补,十分稳妥。

  冯昌惠连连点头。他知道冯昆华多年从事运输工作,深知各车的载货数量,车辆状况,也熟悉至海安城道路情况。

  尤其是对驾驶人员,冯昆华经过严格的训练,一路筛选而成,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驾驶员的夜间无灯驾驶;一侧车轮过独木桥,两侧车轮过独木桥;车辆自救等等复杂道路的行驶早有严格训练。

  车辆维修也是非常精通,能够凭声音就能了解车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出现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大小问题也能迅速诊断,及时排解。对于海安城这一小段路,更是不在话下。

  这一路哪里有个弯,哪里有个坑,哪里的道路好走,哪里的道难行,都了如指掌。其手下司机,个个也是技术精湛,稳定可靠。去海安城这么一点路程,对他们来说就是打个盹的工夫。

  重要货物已转移到安全地带集中管理,装载人员也已定好,也都是老手,每天一天的装载量大的惊人。

  人员的装载也有计划,并分工明确,何时在何地装载什么人,都布置妥当,且都明确清楚,只等到时一声令下,便会顺利进行。到时绝对能做到,装得快速,出发准时,一路无事故。

  冯昌惠没有多言,他向冯昆华点了点头,冯昆华就能深知大哥心里想的是什么。

  冯昌惠又去了一分舵陈启兵那儿。陈启兵赶忙给冯昌惠搬好凳子坐下,并吩咐人立即倒好茶水。

  陈启兵要冯昌惠在总舵就行,不必出来,现在城里遭受到轰炸,秩序很乱,恐怕出现危险。

  冯昌惠说无妨,越是这样,越要出来看看,何况他也是装扮了一番,无人注意,更无安全之虞。

  他问陈启兵留守杭城人员准备情况如何。陈启兵禀报冯昌惠,一切准备妥当。人员都是顶尖人员,个人素养,战术素质都是一流。他们以前都是情报人员出身,战力与获取情报的能力都处于上呈。

  “上次我从海安城带回的电台要秘密保存,发报人员,机要人员是否对电台与密码都已熟悉。”冯昌惠问。

  陈启兵禀报冯昌惠,都没有问题,他们都是熟手,略加提醒,便会很快熟悉。并已经跟海安城洪门帮用电台联系了两次,畅通无阻,也深得洪门帮赞誉。

  人员都是经过陈启兵亲自挑选,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非常过硬。陈启兵请冯昌惠尽量放心就好,他们对于新的任务,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足够的能力。

  冯昌惠甚是高兴。他看到了整个宏昌会分舵主的工作热情,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都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尤其是在他经过的这几个分舵,更是有条不紊。他也满意,又叮咛了几句陈启兵之后,便向三分舵走去。

  三分舵分舵主是冯昌惠二弟冯桃。

  冯桃禀报冯昌惠,一切准备妥当,就等一声令下。人员都是信得过的兄弟,有些人也回家去了。

  上次召开会议之后,他们按照冯昌惠的吩咐,有些愿意回家照顾父母,自主创业的人员都安排妥当。他们走得也很开心,发了足够的工资,都很感激宏昌会。

  有些人还要求,等家里事情办好之后,还愿意回来,当时宏昌会也给够了大家的自主权。届时愿意回来的人员,宏昌会还一如既往地接受。

  现如今,虽然人员已经减少,但个个都是精明强干,死心塌地之人,他们都是以宏昌会为家,与宏昌会共存亡的义士。自然,他们之中不乏孤儿,有的也是走投无路之后才被冯昌惠收留,对宏昌会感恩戴德,至死不渝之人。

  冯昌惠也知晓,走的人未必不忠,留的人也未必真心。总有一些人在不同时期会有一些想法的,还得留意。不是对兄弟们不相信,特殊时期,应当有特殊的思虑才行,有特殊的应对才行,不可大意。

  走的人,冯昌惠也是一个个亲自发放钱粮,一个个叮嘱,希望他们以后走得更好,若是真的无所依靠,再来宏昌会不迟,冯昌惠都会热情地欢迎。

  冯桃听后一直默默点头,在紧要关头,还是兄长想得周全,细致。防范于未然,不是坏事。

  “大哥说的正是,小弟以后还得多请教大哥,多向大哥学着点,这样办事才能稳妥,不出差错。”

  冯桃心里佩服冯昌惠想的全面,大哥还是大哥,思虑无人能比。危机中他能看到希望,安稳时他能看到危机,总是能先想到一步,不至于落得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