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三十三章来海安城缘由





  商铺依然有人进进出出,只有街边的几个小摊,摊主在那里不停叫卖着。声音格外的清晰,连路过的车辆的噪音也未能覆盖他们的叫喊声,那声音是那样的各具特色。

  警察局行动科长想了一会后,便拿起电话给特派员打电话。他请示特派员,是否将警察局行动科的人撤出调查站,让调查站的人自己去担任安保任务,反正警察局行动科的人在那里也起不了大的作用。

  特派员听出警察局行动科长的话里带有某种情绪,便劝说他,一切要以大局为重,怎么也计较这些小事来呢?调查站自己内部的事情他们可以自己处理,但有些事情,是他特派员安排的,就由不得他们了。

  特派员要求警察局行动科长不要有这种想法,人员暂时还在调查站执勤。警察行动科长又说他们的人留在那里,那引起调查站的误会,影响双方的团结,不利于党国的事业。

  特派员告诉他,这些不由他担心,他自有安排,不存在他说的那种情况。警察局行动科的人也是执行上级命令,为了党国的事业。调查站的人也会想得通,但为了他们自身的管理,制订一定的制度,也是情理之中,不必计较。

  警察局行动科长见特派员这样说,也不想再说。他说这些只是给特派员一些压力而已,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想撤出人员,想进去都难,何谓撤出呢!

  他只是想以这种办法减轻自己的责任而已,万一调查站那边有什么事情发生,到时别怪是警察局行动科的人所造成的便行了。

  他自己以后也不想再去那里了,免得自取其辱。调查站的人可不管他是哪里的官员,只要不是他调查站的人,他们都得一视同仁,严格管控,该怎样的还是怎样。

  这些都可以暂时无须思虑。重要的是刚才那份电报的内容,让警察局行动科长十分重视。这是项新任务,可是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警察局行动科长本是平民出身,其家也在遥远的上海。他是警察局局长带过来的,听说在上海那边就跟着警察局局长干事了。警察局局长调至海安城时,别的什么人都未带,而唯独要求带他过来。

  局长对他的器重胜过任何人,行动科长对局长也是十分尊敬,甚至将其当成父亲看待了。在行动科长的内心,如果没有局长当初在上海将其纳入麾下,他可能还在那里做苦工。

  虽然父母是个小商铺的店主,一家也可以勉强生活。但由于母亲常年有病,一个小商铺的生意难以维持。

  他参加了工作,有了薪水,家庭生活才有所改观,母亲的病经过治疗也得以控制。可以说从此家庭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跟随局长来海安城,当初行动科长还有所想法,总觉得离开父母太远,无法照顾他们,本不想来。可局长跟其说了,如果不跟他走,他可能会被人清走,有可能在警察局呆不下去。

  那样,他家里又将恢复到以前的那种窘迫的状态。而母亲也反复劝慰,说自己现在好子很多,无需他成天陪着。男儿应当志在远方,不能太儿女情长,做自己的事去,父母自有办法。哪位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成天守在自己的身边呢!

  父母那样做,他们认为是父母的自私。而老人们对儿子的爱是无私的,哪怕自己常年忍受思念儿子的痛苦,自己承担有些本该儿子做的事情,也愿意让儿子远走高飞,去发展,去翱翔。

  行动科长也是含着泪离别父母来到海安城的。以前每年还回去看望老人一次,后几年事情多了,也就只有两年回去一次了。

  看着父母日渐老去的样子,他也十分心疼,劝说老人搬到海安城来,可是老人说那样会拖累自己的儿子,影响儿子的工作。便慌说人老了,不想离开家乡这么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更是不畅快。

  原来还想多活几年,替行动科长带带儿子,这如果搬到新的地方,由于水土不服,人情陌生,说不定多活几年的愿望会泡汤。

  由此,行动科长也无可奈何,便又告别父母,踏上归途。每次老人都是偷偷地抹着眼泪送别儿子,又十分孤单地相互搀扶着往回走去。

  在海安城这么多年,也是默默无闻,没什么大的事件可以展现其才华。平时他不爱说话,总是沉默寡言,一副沉思的样子。也很少交际,更无一些酒肉朋友,给人感觉是独善其身。

  据说,一年前其父母病逝,他回过上海一次,从此回来后更加的心事重重,不苟言笑。

  除了工作来往,同事也很少跟其有过多的交集,他常常是一个人在城里转悠,到处走走,也不知为何。三十多岁的人也不成家,一个人独来独往。警察局局长跟其说过无数次这个问题,可他表面答应,事后便丢到脑后。

  可是警察局行动科长跟副局长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不知是因为他是局长的人,还是怎么了,总之副局长对其不怎么感冒。

  鉴于他是局长的人,副局长也没有办法,不能把他怎么样,便继续做他的行动科长。不过有时有些特别的事情,副局长便不怎么让他去做。

  行动科长也不在意这些,要其做的事,他就尽力去做,不让他做的事,他也不去要求甚至去掺和。给人感觉也是中规中矩的样子,更不去出风头,抢镜头。

  副局长跟日本人有染,但他也不知道警察局行动科长跟日本人也有关系,而局长更是一无所知,根本想都想不到。

  杨贵先知道此事后,当初并不相信,他调查不出警察局行动科长是如何跟日本人扯上关系的。作为调查站来说,这本是他工作的重点之一,可是情报就是没有这方面的显示。

  要不是小张被击伤,醒来后告诉他这个消息,杨贵先根本不敢想像这是真的。他当时还反复问过小张,是不是看错人了,把情报科长看成了行动科长,可小张矢口否认自己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