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四十章中棠屋有变化





  洪门总馆,陈子善向洪震天禀报,教导队第一期参训人员名单已经确定,教员名单也已确定。按计划,教员先行去基地报到,进行先期的准备,三天之后,学员才去基地参训。

  说着,陈子善将教员与学员的名单一同交给洪震天。

  洪震天看着名单上,教员的名单上有玉兰,梁彩霞,王义虎,吴志豪;兼课教员陈子善,黄子鸽。

  具体分工是:玉兰主要负责队员文化教育;梁彩霞主要负责女队员队的日常训练与管理;王义虎主要负责男队员的日常训练与管理;吴志豪主要负责军事科目的授课;陈子善主要负责情报收集与传递,以及敌军知识的授课;黄子鸽主要负责时事政策的授课。

  教导队队长由余鸿章担任,副队长由王义虎兼任。全帮计划分三指进行培训,每批人员三十到五十人,每期时间为一个月到两个月。

  各帮都有人员参训,包括洪门帮、青松帮、星火帮、黑巾帮、卢家寨、冯昌惠部。这些人员都是各帮、各门自己选定出来的,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可以担当骨干使用。

  洪震天看着这一切,心里也在暗暗盘算,这些学员一旦学成归来,各帮的情况将大为改观。从思想上讲,这些骨干的觉悟将得到提高,从军事上看,军事技术及指挥管理能力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尤其是他们还能根据形势的发展,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会迷失方向。自然,洪震天心里高兴,今后的时间里,整个海安城有了这支队伍,就有了更大的保障。

  政府撤离,他们撤离他们的,而洪门帮与这些兄弟帮派,定会坚持到底。他有这个信心,他们现在不同于以前的帮派,有了质的飞跃,自然,是要在这些人员都得到提升后才能够体现。

  他们选的骨干,都是思想可靠,军事素质过硬,需要提升的便是文化、时事的分析与理解、敌军知识等这些知识了。

  “你跟各位教员都通气了没有?”洪震天看完之后,问陈子善。

  “部分人我都说了,各帮以及黄校长、玉兰那里,刘总管也通了气。据刘总管反映,大家都非常支持,没有异议。”陈子善回答。

  “好,就按照你这个方案去实施,但是必须注意保密工作,不得外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得注意,切不可让人知悉我们的动向。”洪震天觉得计划很好,但又特别提醒了陈子善。

  停了一下,洪震天又嘱托陈子善,兼课教员的往返,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马虎。不然,集训的效果就将减少大部。

  陈子善点头答是,他也明白,海安城如今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情况瞬息万变,稍有不慎,泄露机密,便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尤其是在黄子鸽兼课的途中,更要注意保护好她。虽然大哥洪震天未特别提出她的安全来,但说了兼课教员的安全,重点便就是她的安全了。

  她本就在警察局行动科的监视之下,行动会有许多不便,安全问题,就更加显得重要了。以前,黄子鸽每次外出,一直都是王义虎负责护送,在以后的兼课上,他想也让王义虎继续接送,这样大哥洪震天才会放心。

  陈子善特别提出了这个问题,说黄校长兼课途中,继续由王义虎负责接送,绝对保障她的安全,不出任何差错。

  这样洪震天也放下心来。

  他正要让陈子善下去将这份方案发往各部门,这时杨华手里一份电报走了进来。

  杨华将电报交给洪震天,洪震天接过一看,是嘉义鲁伯发来的电报。内容是:中棠屋昨天傍晚时分,有一辆货车进了中棠屋那个山洞。

  洪震天明白,此情报是杨华叔叔得悉的,那一直在那儿监视中棠屋那个山洞的动静。前一阶段,山洞那里只是人员在那儿做着重复的工作,将物质拉来拉去的,不见增加,也不见减少。

  他们似乎在那儿搞什么训练一样,或者是一种游戏,但终究未发现其有物质增加的迹像。

  这么久了没有动静,昨日终于有了动静,但是动静也不是很大。那么大的一个山洞,又岂止是一辆车的物质能够填满的呢!可想而知,他们也才开始。既然开始了,就临开始大规模储存物质不远了。

  这样看来,日本人入侵杭城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拉什么一车货物。但是,详细情况还得有待进一步的监视。如果其这几天一如既往地往洞里运送物质,那情况便一目了然了。

  如果这几天再无动静,那说明运送一车物质,也是试探性,并不足以为怪。

  “帮主,是否需要我回去查看一下。”杨华这时向洪震天提出要求。他觉得此时自己回去查看一下要好,把那里的实际情况一一摸清,好向帮主有个交代。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叔叔只是客观地查看山洞的实际情况,并不能很好的分析原因,不能准确地判断事情的走向。如果是杨华去现场查看,可以根据那里的情况,再结合自己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些准确的看法。

  可是帮主并不建议他回去查看,在帮主看来,他叔提供的这些情况足以能证明那里的实际情况,他们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分析出,那个物质站,并未到完全储备物质的时候。

  现在阶段依然是在缓慢地推进,一是为了试探周围的反应,二是缓慢地储备一些物质,并不是很多,也不足以支撑攻击嘉义与海安城两座城市的战争所需。

  他们选择傍晚进行,也就是为了躲避中棠屋村民的目光,那时在中棠屋一带不可能再有外来人员了。他们此时进行物质运输,比较安全,不过还是小规模地行动,并未大张旗鼓地进行。

  从这一点完全可以分析得出来。若是再派人进去,虽然杨华是中棠屋了弟,但长期在外工作,那个桥边的检查站对他也不是很熟悉,定会当成外来人员,这样反而会引起他们的疑虑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