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四十四章计划遇到难题





  “这个不怕,我们说的破窗而入,是说明进入的地方,至于是否绝对需要破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可以打开窗户,或者要杨站长打开窗口配合我们入内。至于外围的人,我们会有办法让他转移。”洪震天这样对江红雷解释着。

  他又将如何组织群众在调查站向调查站质疑为何将杨站长扣押,他们要见杨站长等情节跟江红雷一一进行了叙说。

  江红雷听了之后,觉得这样的情节好倒是好,可会不会出现意外。毕竟群众有时候在局势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还会不会能够坚决地执行他们的意图,这还是个问题。

  万一警察局行动科的人一吓,或者抓上一两个人杀一儆百怎么办?群众会不会一哄而散?

  “这一点江科长不必多虑,我们挑选的群众都是我洪门帮多年的坚实群众,有着不一样的关系。他们与洪门帮早就是一家人了,十分值得信赖。可以这样对你说吧,这些群众,仿佛是我们的父老,哪有父老会看着自己的儿女受到伤害的呢?”

  洪震天这一说,虽然江红雷似乎还不太明白的样子,但他也知道这些群众的基础很好,与洪门帮的关系非同一般,愿意为洪门帮去做一切事情,不会畏惧困难甚至生死的。

  “如是这样,我就放心了。他们可以在外围牵制警察局行动科的外围人员,还可以吸引其在内部值勤人员,这样一来,你们的行动就会方便很多。”

  江红雷这时也看出了这一招的妙处,群众没有问题,群众聚集在那里的理由也比较充分,此计划,在这一点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是江红雷还有一个疑虑,就是他们的人进入杨贵先的接待室后,如何让杨贵先相信他们是来救他的呢!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

  如果杨贵先不知道他们是来救他的,不会配合还不说,有可能还会故意弄出一些声响来,引起外面的哨兵注意。因为他也不知道,外面的哨兵中,他们调查站的人已经出去执行别的任务去了。

  更重要的是,杨站长还可能会进行反抗,那样就可能造成意外的伤亡。重要的一点是,江红雷不便与杨贵先直接触,也不可能让其他调查站的人跟其传递信息,因为此事越秘密越好,否则走露风声,便一败涂地。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当初我们也只是想,在进入窗口时跟杨站长说明我们是哪里人,来这里是做什么的,只想到杨站长会相信这些。但对于他不相信这些之后怎么办,未能想得清楚。”洪震天这样说。

  他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继续想着这个问题。执行这次任务的主要是吴志豪部的人,对于吴志豪部的人,杨贵先并不熟悉。在那样的处境下,杨贵先也许不会相信任何的自述是哪里的人。

  除非他见到自己熟悉而相信的人之外,否则他不会离开那里。因为离开后的命运他更加掌握不了。在调查站里,毕竟还有他的部下,有他信得过的江红雷与行动科长。

  杨贵先也知道,江红雷他们,不会轻意同意有人随便谋害他的性命的。

  但是洪震天也想过,既然调查站门口聚集那么多的群众为他杨贵先说情,杨贵先应该能够想到这是有人在帮他。

  可是江红雷却有不同意见,他了解杨贵先做事慎重,况且长期在思想重压下,人的想法也会变得不同寻常,容易过于敏感。分析事情,也不一定象往日那样的清晰,这一点必须想到。

  他们要做的就是让杨贵先知道跟着他们出去,就有生路,那就是自己的人,而不能让他去过多地分辨什么。

  那时,或许他什么分辨力都不可能有的,他只认一个理,在调查站,还有江红雷可以保护他,离开了那里,他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你那里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洪震天问江红雷。

  “没有。”江红雷说得十分肯定与坚决。这也是他反复考虑过的事,在调查站内部,他虽然是主持工作,但对于对杨贵先的直接接触,他还不可能。这个目的很简单,他就是要让特派员知道,他是一个讲原则的人。

  虽然他在杨贵先这件事上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他也跟特派员讲过,而且言辞还很激烈,但那都是在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反复地跟杨贵先接触,那江红雷就不可能能够主持调查站的工作,那时的情况只会更糟。那时如果想用一些办法来营救杨贵先,花费的代价将更大。

  再一个对于杨贵先的关押,也很严格,不允许任何人见杨贵先,这也是江红雷自己安排的。

  他就是想,在他不在调查站的时候,有人要见杨贵先而发生什么意外。包括特派员在内,要见杨贵先时,尤其是将杨贵先请到办公室来时,都得要让江红雷知晓。

  至于在饭盒里或者在饭里传递情报,更是不可能的事,那也是笑话。江红雷严格要求过在送给杨贵先的饭菜,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不仅是一人在场,而是数人在场。

  送到关押处时,警察局行动科的门卫也要查看,甚至还要在饭菜里、汤液里搅上一下,以免里面藏匿什么东西,严防给杨贵先提供武器或什么利器。

  江红雷还告诉洪震天一件事,他自己曾在杨贵先交待室的不远处,以巡查哨兵情况在附近大声说话,以让杨贵先知道他就在附近。

  江红雷又在杨贵先关押的那个房间的墙壁上,用手有节奏地敲击,是一种发报的节奏,传递着某种信息,这是他们俩以前规定的信号。

  杨贵先如果听到,肯定会有一定的回复,同样会敲击出一组有节奏的声响来回复。可是江红雷并未听到响声,更未收到回复。

  那时他就想,杨贵先可能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中,并未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江红雷又试了几次,同样没有结果。他就断定,杨贵先的注意力并未在这方面,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或许他现在什么都没想了,等候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