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6章 姑姑来信了(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何苗何书敏 !

买了些吃的,一路来到医院。

周秉文也来了,不但来了,还给她带来一封信。

信是姑姑何彩云写来的,厚厚的一封。

何苗让杜梦萍先吃饭,她把信打开了,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喜色。

“姑姑的信么,写了什么呀,看你这么开心的。”

何苗把信看完,就收了起来,信上只有两件事,第一件齐家庄的服装厂不行了。

齐家庄的村民虽然把服装厂给抢了过去,但是他们压根不会经营,生产了很多衣服,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个厂还是齐卫家负责,都还来进货。

可逐渐的,就发现服装的衣服款式太老旧了,客户侧面打听,才知道齐卫家和从前的周厂长都走了,这个厂由当地村民承包的。

渐渐地,他们就不来了。

再加上因为赵彩云的关系,齐卫家开始从服装二厂走货,他们都弄成了‘春雨’服装专卖店形势。

齐家庄的服装可不是‘春雨’牌的,大家也宁可跑去省城服装二厂进货,也不从这里走货了。

后来,他们的服装卖不动,就开始自己去街上卖,开着拖拉机,拉着很多衣服。

可他们的服装款式太丑了,颜色也只有单调了红绿蓝,价格还跟‘春雨’牌的衣服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消费者只是穷,又不是傻,当然有钱就会卖好看的时尚的衣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不是没有衣服穿,只是没有漂亮的衣服穿罢了。

改革开放了,工资涨上去后,有钱肯定买好的。

但是,齐家庄的那些村民们知道什么是时尚呀,只知道别人家有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进的布料贵,还按照从前的工资给大家开。

这不,一年半过去了,厂子底都被掏空了。

他们开始削减女工工资,女工们不愿意,有些干脆不干了。

以前何苗按件计费,一个月能拿三四十,现在虽然也是按件计费,可件少,工厂里没活,有些人干脆回家种地去了。

如今,厂子办不下去,村长又找到齐卫家想让他把厂子给接过来。

何苗说完,杜梦萍点点头:“这是好事啊,是姑姑跟你商量,要接厂子么,是不是他们缺钱,找你借钱来了。”

何苗摇摇头:“那有,是姑父不想做服装厂了,他说现在服装店太多了,竞争也激烈,要不是姑姑在服装二厂拿的价格好,又是‘春雨’的牌子,只怕不好赚钱。”Μ.

确实,去年改革开放,说开个服装店可以办个体户后,那服装店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开了起来。

只何彩云周边就有四五家,对面还有两三家。

她那一条巷子,就快成服装一条街了。

何苗跟她说过,扎堆儿的生意也是好事,最起码大家都知道以后买衣服都来这一片,别的地方也不会去。

但是,现在服装二厂内部不知道因为啥,大家都没心思搞工作,领导开始各种斗争,各种分裂,各种拉帮结派。

搞的任家和都不想在那儿干了。

信里写的第二件事,齐卫家的一个朋友拉了一群齐家庄的人,开始给人家盖房子。

因为没有钱,找齐卫家借了两千,也没还上,齐卫家催的紧,那个朋友干脆拉着齐卫家一起干。

齐卫家干了半年,发现,盖房子很赚钱。

尤其是他哥哥又给他介绍了个家属院,三栋楼,一栋楼是四个单元,一个单元两户人家,五层楼,单位里直接预付款是十万。

后期是五万,盖的话需要一年。

人工和材料费差不多八万块钱,然后剩下的就是包工头的,一年就是七万。

齐卫家只接了这一个活儿,感觉一下子就发财了,他再也看不上搞服装的了。

何彩云在信里问何苗,包工头这个活到底咋样,感觉赚的挺多,可心里却一点都不踏实。

何苗说完,杜梦萍也有点惊诧:“真的呀?盖房子竟然这么赚钱呢。对了,何苗,我记得从前听你说过,你要是有钱也搞房子,这么说,你姑父做的是对的吧。”

何苗也替齐卫家开心,终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路。

其实齐卫家跟着何彩云做服装,而这个服装厂又是何苗给搞起来的,他总有一种吃软饭的感觉。

现在他搞包工头,无论赚多赚少,都是自己闯出来的。

何苗也替他高兴:“包工头关系着人家的住房质量,肯定是需要很多技术,别的不希望,只希望姑父多看点书,别做豆腐渣工程就行了。”

最后,何彩云的信里又提起了何文化,没想到齐卫家的儿子齐鑫竟然跟何文化是高中同班同学。

何彩云就让何苗放心,过年的时候,让何文化跟她一起过年。

同时,何文化和何彩云的信也一起寄过来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志愿,说想当一个建筑设计师,因为他看到齐卫家的盖房子的图纸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