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积极推动平台开放





  积极推动平台开放

  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已不再吃香。在新的时代,如果还背着这些包袱,那就等于给波音787装了一个拖拉机的马达,想飞也飞不起来。如何铸造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才是互联网新时代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新时代,不再信奉传统的弱肉强食般的“丛林法则”,它更崇尚的是“天空法则”。所谓“天高任鸟飞”,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但生存的维度并不完全重合,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鹰也有老鹰的天空。决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发现需求、主动创造分享平台的能力。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将是内容的主导者、分享的提供者。每个用户的知识贡献、内容分享,是这个平台赖以成功、赖以繁荣的重要保障。少数人使用廉价的工具,投入很少的时间和金钱,就能在社会中开拓出足够的集体善意,创造出5年前没人能够想象的资源。任何有意打破这种保障的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

  ——马化腾《互联网新时代的晨光》

  马化腾认为,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互联网新时代已经到来。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个新时代更崇尚天高任鸟飞的“天空法则”。

  从被誉为“开放元年”的2011年起,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将自己打造为开放平台,以吸引众多富于创造力的第三方开发者,进而满足海量用户的各种需求。

  qq早在2006年就开始酝酿开放大计,历时3年开发而成的qq2009,被称为“第三代qq平台”,在腾讯公司内部叫作“hummer(蜂鸟)”,取轻灵之意。

  自2010年11月起,马化腾正式对外宣布,腾讯进入半年开放转型期。腾讯公司12周年纪念日(2010年11月11日)当晚,一向很少向外界输出世界观的马化腾再次强调了开放战略:“我们将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我们将会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因为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腾讯的开放举措赢得了业界的赞赏。有分析人士称,腾讯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满足网民日益增多的在线消费需求,也为第三方合作伙伴开辟了更多的商机,给中国互联网行业带来新气象。

  马化腾也讲过,参与分享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强大,互联网产业也随之迎来“核聚变”。原来我们所熟知的商业模式,随时可能成为泡影。每一个从业者必须认识到,如果你不能学会主动迎接,不对这种网民自由参与分享的精神保持敬畏之心,你就会被炸得粉碎。

  几乎所有想称雄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谈论“开放”(不以争夺地盘为唯一目的的竞争)。

  “开放”本来是自由软件运动的主题词。自由不等于免费(尽管它们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free),自由软件运动的真正目标是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优化的软件,而不是让用户拥有免费软件,尽管软件的自由创造客观上带来越来越多的免费软件。那么,如何实现软件的自由创造呢?“开放源代码”是根本。只有开放,才可能让无数有创造力的个人和企业参与到软件生产中来,而不是被追求垄断利润的企业剥夺生产软件的机会。封闭的结果是为数极少的巨头的繁荣,其代价是软件创造的不繁荣。

  开放和自由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弱者、后来者以成长的机会,创造共同财富,实现共同繁荣,实现整个行业和社会持续的创新能力。

  自由和开放是好的,这一点或许连垄断者都明白。但垄断者之所以不愿意开放,是因为他们的恐惧心理。正如房龙所说,所有的不宽容都源于内心的恐惧。对垄断者来说,开放就意味着自杀,所以他们总是会在弱小者要求开放的时候做出“杀无赦”的“艰难的决定”,最终的目的就是消灭强大的对手。垄断者和深受垄断之苦的弱小者内心都遵循着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只有你死我才能活”的战争思维。只要这种游戏规则还存在,开放就永远只是强者缓兵之计的说辞和弱者心怀叵测的口号。

  如果没有一种范式转换和心智模式的蜕变,开放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