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盛氏递了帕子过去,昭华也晓得眼下是说正事的时候,接了帕子按了按眼角,继续道:“我想着也不挑剔出身,只要是盛家的血脉就行,关键是父母的人品得好,这样生出的孩子也会是厚道人,年纪越小越好,晓事了免不得惦记家中父母,养不熟。”

  “是这个理,有咱们扶持着,就算不是个上进的,日后的前程也不会差了,就怕是那养不熟的,大了以后反倒是要怨恨我们让他与父母分离。”盛氏轻叹一声,这人选却是不好寻的。

  昭华点点头:“我和族里的人来往不多,人选还得姐姐费些心思,倒也不急于这一时,慢慢挑就是了,说不得日后还能有其它机遇。”她原倒是想过招婿,也给盛家留个香火,可细细想来,哪里又有好人家的儿郎肯上门入赘的,现如今,这个念头便是想也是不敢想的了。

  “我原本想着等三郎成亲以后从他孩子里挑一个过继过去,也不过担个虚名罢了,总归还是养在自己家了……”

  昭华倒是与盛氏想到了一处去:“这事不妥,安家人哪里能同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得让人抓了这把柄,到时候因此坏了二郎的前程,倒不如日后从我这挑一个承嗣。”

  盛氏轻叹一声,又指着昭华嗔道:“胡闹了不是,日后你的孩子如何能过继出去。”

  昭华撇了撇嘴角。又见盛氏眼底带着几分愁绪,便道:“姐姐也不用着急,仔细的寻总能找到适合的人选,这种事情总要讲究个你情我愿才好。”

  盛氏点点头:“慢慢挑吧!真若放了话风出去哪里还怕寻不到情愿之人,就怕这人啊!一旦日子好了那不思进取了,最后反倒坠了父亲的英名。”

  昭华很是赞同的点着头,附和着盛氏的话,却见她笑意稍淡,似有什么心事一般,不由出言道:“府里可是有什么难事不成?”

  盛氏原是想搪塞过去,不愿给昭华添堵,后一想,她的心事也只能和她说道一二,便是苦笑道:“还不是为了三郎的亲事。”

  昭华眼底染上几分笑意,脆声道:“这可是好事,姐姐怎么还烦心上了?是瞧中了哪家的姑娘却说了亲不成?”这话便有几分玩笑的意思,盛氏相看儿媳又怎么会不打听个清楚。

  “是相看了几个,我瞧中吏部侍郎傅家的小女儿,人娴静又柔顺,想着和徐氏也能相处得来。”盛氏眉头蹙起,眼底带了几分冷意:“婆母却是相中了颖川侯府的嫡次女,和汪氏正巧是表姐妹。”

  昭华沉吟片刻,思量了一番,才道:“若说门第还是颖川侯府的姑娘高一些,便是和汪氏是表姐妹也无碍,难不成还有不向着自家夫君的道理,那傅家姑娘论门第,倒是高攀了三郎。”

  “话是这样说,可高门的姑娘却不适合做小儿媳。”家和万事兴,盛氏断然不会看着安昆和安昱两兄弟因内宅之事起了冲突。

  昭华明白盛氏的意思,徐氏出身不算高,若是弟妹是侯府的千金,一时半刻倒是无碍,可日子久了,免不得生出一些事端,成了祸家的根本。

  “只是可惜了三郎这样的品貌,若不然在仔细挑挑?”昭华笑盈盈为盛氏斟了一盏茶:“这内宅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姐姐怕高门的姑娘和徐氏相处不来,又怎知娶了低门的就不会生出事端了?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手心手背都是肉,委屈了哪个姐姐不心疼?三郎那样出众的人物,真若娶了傅家的小女儿我都觉得委屈。”

  盛氏微声一叹,苦笑道:“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傅家出嫁的几个姑娘婆家都家世平平,唯一的嫡子倒是个读书上进的,可年纪尚小,也瞧不出什么来,我想着这样的家世他家的小女儿便少了几分依仗,又是那样的性子,刚进门来少不得行事谨慎谦恭些,等过了这几年,府里也安生了,便是她心大了,倒也无碍。”这话里终究透出几分遗憾来。

  “姐姐好生糊涂,只想着家宅安稳,怎么不想想二郎和三郎的前程,徐氏本就家世平平,不能为二郎添几分助力,如今三郎说亲正是该拟补这一不缺憾才是。”昭华摇了摇头,又道:“你想着退了一步,可曾想过二郎是否会甘心,难不成一辈子都要低了别人一头?若是同胞兄弟倒是顺理成章,可毕竟不是一母同胞,如何又能同心,你就忍心瞧着二郎和三郎在别人手底下讨生活不成?”

  “你不知侯爷的身子骨如今越发的不好了,倘若还有时间,我如何肯善罢甘休。”盛氏语气怅然若失,天时地利人和她母子三人是一样未占。

  昭华嘴角微微一勾,很是有几分气定神闲的呷了一口香茶,之后才笑道:“不是我说,姐姐你聪明一世怎得就糊涂一时了,武安侯如何与二郎又不相干,说句不好听的话,武安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典,爵位才可往下延续,可到了姐夫这,他一没有从龙之功,二不是圣人的宠臣,三又与皇家不沾亲带故的,难不成武安侯这爵位还想世袭?姐夫能否当成武安侯,这爵位是否递降可是圣人说了算的,姐姐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眼下该着急的是武安侯,是姐夫,还有侯府的长孙,可不是姐姐你,且别忘记了,这宫里还有姨妈在,圣人又是姐姐的表弟,莫不是还有胳膊肘朝外拐的道理,这给别人做嫁衣的赔本买卖可没有人会做的。”

  盛氏本就个聪明人,昭华此番话一出,便点醒了她,可不正是这个理,如昭华所言,他安峻茂又不是在圣人面前挂了名的,想要袭爵还得圣人点头,再之后的哪个儿子袭爵还是圣人说了算,二郎也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的,他安峻茂若想当这武安侯还得仔细筹谋,保不准要通过自己走姨妈这条路,焉能没有付出。

  “姐姐回去和二郎说,不用急,平日里行事如何依旧如此,这武安侯的爵位若落不到他的头上,咱们也不会成就他人的好事。”昭华红菱唇一翘,笑吟吟的说道。

  盛氏点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忽儿的神色一变,又道:“可就怕突生变故。”

  昭华嘴角抿了抿,沉思了片刻,之后叫蕙兰进来,搭配:“圣人勤勉,也不知眼下用没用膳,你去紫宸殿问问,若陈总管问起我,便说我今日身子不太舒坦,胃口不大好。”

  蕙兰眼底闪过一丝疑色,却也没有多问,只应了下来,便转身走了出去。

  盛氏似要言语,却见昭华轻轻摆手,身子越发慵懒的靠在榻上,笑道:“姐姐又不是不知我这是老毛病了,入了冬又有哪一日是胃口好的。”

  盛氏握着昭华的手,万般言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她如何不晓得昭华此举是为了她的事情。

  “嫡亲的姐妹,姐姐所想我知,多余的话便不用说了,自家人如何能不向着自家人。”昭华微微一笑,这人的心都是偏的,且也让她自私一回,难不成她曲意至此还不能为亲人谋求一个前程。

  昭华算不过千般人心,却偏偏能拿捏住齐光的心思,不出所料,没过多久殿外就响起了请安声,随着步伐匆匆的响动,隔着偏厅与正厅的帘子被打了起来,一明黄锦服的青年迈步而入。

  盛氏赶紧起身请安。

  齐光探手虚扶,脸上带着几分急色,口中道:“表姐无须多礼。”说话间,人已来到罗汉床边:“可是哪不舒坦?怎么也不叫太医来瞧瞧。”

  昭华作势要起身,就被齐光拦住:“身子不舒坦还起身做什么,好生倚着就是了。”一边说,一边把盖在昭华腰腹间的锦缎薄被往上拉了拉,这动作他做的惯熟,倒也不觉有什么不对的样子,却不知这番举动落在盛氏眼中已够让她惊讶。

  昭华倒是嫌他腻歪,抬手推了推,又扯了盖在身上的锦缎薄被,红艳艳的小嘴一撅:“这屋里地龙烧的暖的很。”春水似的明眸一睨,便隐约透出几分娇媚之态。

  齐光却也不恼,昭华这话耍着小性他习以为常,且欢喜的很,觉得比早先冷冷淡淡的样子可喜人招人疼,笑眯眯瞧她一眼,刚觉得她身上微凉,可瞧着精神头倒是还好,一张小脸儿粉粉嫩嫩,娇滴滴的倚在榻上,那柔柔的身段说不出的好看。

  “表姐且坐。”齐光分神注意到盛氏站在一旁,便笑着说道,见她坐下后,又道:“表姐闲着无事不妨常进宫来陪阿秾说说话,免得她自己一人无趣。”

  昭华不等盛氏开口,便道:“姐姐哪里得空,府里一大家的事要她操持,如今又事赶事的,今儿能得空已属不易。”说罢,玉手轻抬扯了一下坐在自己身旁的齐光一下,神情透着几分亲昵,语气也是娇娇柔柔:“说起来还是要怪圣人才是。”

  齐光不觉失笑,问道:“怎么还是朕的错了?”

  昭华睨着齐光,颇有几分似笑非笑之意,偏生眼波流转道不尽的娇媚之态,齐光自来在昭华面前伏低做小惯了,便是眼下有盛氏在,也拿不起架子,只管哄着她来,声音放的越加温柔:“若是朕的错,阿秾且说上一二来。”

  昭华也知过犹不及的道理,红唇微弯,笑吟吟的道:“圣人真要我说?只怕我说了我圣人倒要多心了。”

  “刁钻。”齐光摇头一笑。

  嘴角一翘,昭华温声软语:“圣人不知,武安侯的身子骨越发的不好了,侯府也人心不安,虽说这话说出来寒心,可事关一家子的前程,谁能不上心呢!”

  齐光嘴角笑意淡了一些,他自是明白这话里的潜在意思,便看向了盛氏,道:“一会朕是个太医随表姐回府给武安侯好生看看,让他安下心来,他是历经三朝的老臣,这份体面朕还是会给的,让他放宽心养病。”

  “臣妇谢圣人恩典。”盛氏赶忙起身叩谢圣恩。

  齐光微微抬手,示意盛氏起身,温声道:“朕明白表姐所想,是人都有一份私心,就连朕亦如是,只是有些事不是偏心便可的,若日后峻茂请封,朕的私心自是要用到自家人身上的。”齐光没说,他这一辈子的私心怕是都用在一个人的身上了,但凡她所求的,他总是愿意成全。

  这话已不用说尽,盛氏在明白不过,饶是她素来稳重也不禁面露喜色,再次起身恭敬的叩谢这份恩典。

  齐光淡淡一笑,瞧了眉眼弯弯的昭华一眼,伸手在她俏丽的鼻尖上一点,戏谑道:“你这心思但凡用在朕身上一二朕在没有什么事不能如你的意了。”话中到底带了几分不如意,他一片真心戴她,总是盼着昭华能回报一二。

  昭华嘴角噙着个笑,明澈的眼眸满是笑意,嘴上嗔道:“圣人怎知我的心思就不曾用在您的身上了。”说罢,轻轻含唇,那双且长且大眼睛轻轻眨了眨,很是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