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八章依你





  “好,他大娘,就依你。”隔壁婶子立刻点头,果然崔家大娘是过来人,会处理事情。

  既然这样商量妥当,林彩妮也不矫情。何况呆在张铁生这里,会让林彩妮食难下咽,哪怕病情好转也会被他给恶心出病来,果真是不如去邻居大娘家里能舒坦一些。

  而张老娘也再说不出什么旁的来,自家这倒霉媳妇儿最近摆出这副好死不活的模样来,怕是只能在家吃闲饭却不想帮忙做事的了,那么让她去别人家养伤,反而省了口粮。待她啥时候恢复,自己再腆着老脸去把她接回来也就罢了。

  邻居崔大娘果然扶了林彩妮去了她家,她家是篱笆院子土坯屋子,屋子又矮又暗又狭窄,倒是屋里的灶口一直保留着火炭,于是暖暖的。

  这寒冬腊月,能有此一温暖的所在,也是极其难得了。

  由此可见,崔大娘虽说上了年纪,却还是个能干的,竟还可以到山坡上拾柴草。

  林彩妮将身上披着的张桃花的衣服取下整齐的叠起来,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在崔大娘的搀扶下窝到了炕上。

  “二妮子,不必拘谨,就只当在你自己家里,大娘我旁的没有,几口热水糙饭还是有的。”崔大娘热情的说道。

  “大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林彩妮颤声说着。

  “傻妮子,有啥可谢的!”崔大娘爽朗的笑着,“我该谢你不嫌弃我的破家,愿意来跟我这个老婆子作伴!”

  说着话,隔壁婶子和她家儿子马成也一起过来了,马成肩上还背着一些黍米。

  黍米是比较粗糙的米,这东西高产,只是脱粒比较麻烦一些。

  而玉米也是这个时代比较爱种植的东西,这是从别的地方引进来的,就因玉米面馍馍吃了很有饱腹感不容易饿,所以这个朝代比较注重玉米的种植。

  “大……大娘,您、您老替着林、林二姐收下这些、糙米,平日……里、给她做粥喝,有劳您了……”马成一紧张就口吃,这磕磕巴巴的说话方式,真是惹人心急。

  林彩妮娘家也是这个村子的,所以林彩妮嫁给了张铁生之后,有那么一些年轻人和小孩子也还是按照林彩妮娘家那边的辈分来论,叫林彩妮做林二姐或者林二姑,而不是张家二嫂子。

  “成子,这要多谢你跟你娘了,这孩子果然就是个善良的,”邻居大娘接过黍米,把马成好一顿夸,“可惜了大娘家里的闺女都早早出了门子,不然大娘铁定配一个给你……”

  崔大娘这一席话说的马成面红耳赤,马成低着头站在一边,只“嘻嘻”笑着不再搭言。

  而林彩妮看着这半袋子粮食,感动之余,自然是觉得需要帮马成做点什么,聊表心意。

  “小马兄弟,”林彩妮把视线落在马成那张俊秀的脸庞上,若有所思的问道,“你会不会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比如钉一钉铁锹和犁子之类的,或者在木材上铆一铆螺丝钉?”

  虽然马成没有学过什么木匠活儿,但是农家的男孩子都会钉一些小木凳或者农具之类的东西,所以,林彩妮相信马成应该也能够会一些锤钉之类的活儿。

  林彩妮想弄点本朝没有的工具出来让马成做,多做一些,说不定还可以在村子里边出售,这样的话,总说可以给马成这个善良的男孩子创造一点点收入。

  林彩妮自己是不会做这种活,这表面上看起来,只是量对了木板的尺寸,然后拿了钉子都钉结实也罢了。但实钉和旋转钉那里,是需要用了木钻钻出一个窟窿,然后才能用螺丝拧了,这些衔接,任是林彩妮本尊也是有些气力的,却无法做到完美。

  此时,马成在感觉到了林彩妮希翼的目光之后,果然不负所望的点点头,回答道:“那、那些简单的木……工活,我都是会的。但不、不知林二姐是要做……点什么,不妨先说……说,我试着给、给林二姐做来。”

  “大兄弟果然是个聪明的……”林彩妮耐心的等待马成说完,然后眼睛一亮,她笑容满面的夸道。

  但,林彩妮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应该做点什么工具来,她绞尽脑汁地想,最后干脆先想到简易衣箱了。

  时下农人的衣裳虽然都是短衣,但这种“短”,仅对当朝而言,倘若拿来跟二十一世纪的衣裳对比,也算是长的了,如同二十一世纪的风衣大衣一般,外套都是一些大衣裳。而这些衣裳,农人都一件一件地叠起来,放进笨重的红木柜子里,是极其占用地方的。

  然后就是一些被褥,这里的冬季煞是严寒,家家户户的孩子又多,需要的被子更是多了,冬天全部铺在炕上,而到了夏季,便实在没地方搁了。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红木衣柜,虽说这东西贵的了不得的,但家家户户但凡有了几个铜子儿,都会让那木匠给作一个红木衣柜的。因着农人土坯房子里老鼠成灾,被子和衣服经常被老鼠给咬破糟蹋。虽说这里有的人家养了猫,架不住老鼠太多而猫太少,所以每家每户除了家徒四壁之外,还家壁百窟。

  如果做一些简易衣箱来挂衣服倒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不只是节省了大量的木材,甚至除了挂衣服之外,在简易衣箱底下可以用一层厚实的木板搭起来,又可以放被褥。

  于是,它的做法在林彩妮心里逐步成型。它的底下是木板垫底,上边和后边以及左右侧面的几个平面用篷布包起来,再用竹竿把篷布撑起来,唯独把前面空出来,好设计一个布“门”。

  林彩妮不知道前世那些衣服上的拉链是怎么做的,但她也有别的办法。她把细竹条割成一小段一小段,因为竹条中间都是空心,这样每一小段就都成了一个现成的竹环,用针线把竹环一个一个的缝到一块量好尺寸的篷布上面放着。再把简易箱子上面横着拉一条皮筋,把缝在篷布上的竹环都串上去,这样,简易箱子就完成了。为了防止老鼠钻进去,箱子底下需要钉一些木杆,把箱子撑得高一些。

  而底下的木杆上面也可以再架上一些木条做了方格,然后把那些或棉或单的鞋子(千层底儿)搁在上面,这样可以把房间里节省很大的空间,本来窄小的房间突然就有一种变宽敞了的错觉。

  如此,可是既美观又省了太多木料钱和手工钱。要知道,那些木匠们做一件红木衣柜,需要的时间可不是几朝几夕,锯木头、磨木头和木板、量尺寸、钉木材、染色,等等等等,工序复杂的无可计数。

  等到林彩妮在心里把她的宏伟蓝图描绘成功,她赶紧用手指在炕上把这种简易衣箱画了出来,然后逐一解释给马成听闻。

  马成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心花怒放,然后再到最后的欣喜若狂,并没有用上多少时间,于是林彩妮不得不夸一句“孺子可教也。”

  林彩妮知道马成虽然会做简易木匠活,但是有可能不会针线活,于是她又把需要的手工活跟马婶子说了,期翼马婶子可以跟马成配合一下,把这东西做出来。

  可是很遗憾,林彩妮实在是高估了马婶子的智商,她直说的口干舌燥,也没见着马婶子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