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节(1 / 2)





  他忖了忖,又补充了一句话,“另外,如果有什么可以展开合作的,我希望临海市能够优先与东山省内的企业展开合作,你看看一个粮食合作,你们都把手伸去林吉省了,是我们东山省的粮食比不上林吉省吗?”

  他这话一说出口,自己都觉得有点怪怪的。

  果然,叶知秋十分认真地点头,“我们东山省的粮食还真比不上林吉省那边的粮食,毕竟那边的黑土地产出的粮食是公认的好。不过您放心,临海市也是东山省的一个市,我们不会忘记东山省。”

  省-委书-记让叶知秋写了一份《关于临海市申请五个火车站的说明》,还让叶知秋签字按了手印,然后就用档案袋封装了起来,说,“那你们回去吧,省里面批了,我们会把你刚刚说的安排详细写一份说明报给国-家铁道部的,至于能批几条,还得看铁道部。你们可以放心的是,省里绝对不会卡你们的。”

  叶知秋想了想,担心省里写不出她的规划来,便将这个活儿主动揽到了自己身上,“关于临海市的规划,还是我们来写吧。这临海市也已经发展两年了,我们得把这两年的经验心得和对未来五年、十年、十五年的规划同上层汇报一下,我们把临海市的内容做好后交过来,麻烦省-委和其它市的安排合并一下。”

  既然这份文件是要呈交给国-家的,那自然得好好写,得慎重地写。

  得先将临海市将来打算怎么发展的规划写好,然后再根据对未来的展望‘合理’安排火车站的位置。

  要在一个市内安排五个火车站,不可避免的就得考虑五个火车站之间如何连通的问题,叶知秋脑子里闹出了一个词——轨道交通。

  要知道轨道交通可是在一八六三年就出现了,那时候的日已落帝国在伦敦修建了第一条地铁线,而现在一百年过去,国内才开始修建铁路。

  等到了国内需要修轨道交通的时候,高楼大厦都已经盖了起来,到时候建设轨道交通的难度更大,好多地方都得推倒重建,挖的坑坑洼洼。

  倒不如一开始就将轨道交通的路线给规划好,还有就是召集工农兵大学机械系内的那些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轨道交通的建设。

  要是哪里发现需要请外援,就赶紧趁现在的风头还没完全紧下来去请,可别等到时候紧箍咒都带上了再去挖人,那就有些逆天而行了。

  -------------------------------------

  叶知秋回家仔细盘点了一下可能会影响后世的关键技术,尤其是那几种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都写在了小本本上。

  如今已经进了深秋,她这个冬天打算在家好好陪陪孩子,不出去走动了,等来年春天再出去走走,看能不能再寻摸到一些人才。

  在临海市内建设轨道交通的事情已经安排了下去,工农兵大学机械系那边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叶知秋让他们举荐一些国内知名的专家,最好是能将那些人给喊来,机械系那边的专家教授们都挺高兴。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见识过外界那对于读书人的至暗时刻,说不害怕都是假的。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叶知秋,来到了临海市这一座避风港,不仅让他们免受那种种折辱,保住了尊严,还给他们提供了十分不错的生活,能让他们安心待在自己最喜欢的实验室中搞研究。

  若是能帮自己的老朋友一把,工农兵大学中的很多专家学者都愿意。

  一通通电话拨了出去,很多原先还不打算背井离乡的专家学者都动摇了,经过了一宿的天人交战后,最终还是决定前往临海市避难。

  底下人的一举一动,上层负责监察的领导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有些忧心临海市会崩盘,由红转蓝再转绿,赶紧去请示大领导。

  大领导的心态相当稳,他眉目含笑,“放心吧,是好事。临海市的那夫妻俩可小心得很,两年来,他们搞了那么多事,哪件违规了?如果真有那些背景不干净,目的不纯粹的人,都不用我们动手,他们夫妻俩发现之后肯定就揪出来了,绝对不会让少数人害了临海市。”

  “而且啊……坏分子确实有,但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给这些人一条活路吧,未来能发展到哪里,关键技术都得仰仗这些人。哪怕真有坏分子伪装的好,潜入到了临海市,就那夫妻俩的德行,好吃好喝供着你,条件是你得给我没日没夜搞研究,和剥削这些人有什么区别?对于一心治学的学究,这种心无旁骛的日子再好不过,可若是对于心底不太干净的人,这种日子比坐牢还累。”

  “先是避震技术,最近好像又搞什么地下铁路……我有一个预感,临海市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第80章 鱼缸

  六-四年的冬天有点冷, 叶知秋也收到了上层的两份文件。

  一份是保密文件——很多坏分子的行为已经到了上层都忍无可忍的地步,上层决定要彻底清理这些思想上已经背叛了组织与信仰的人,临海市需要‘收盘’。

  在这份保密文件中, 上层给了叶知秋一个很明确的日期——六五年五月。

  叶知秋闭着眼想了很久, 终于记起了那次大动荡的起止时间, 六六年五月到七六年十月。

  而临海市需要‘收盘’的时间,要比大动荡提早了整整一年。

  另外一份文件是关于‘教育试点’的一些指示,要求临海市尝试建立一套完整且科学的教育体系, 为文化普及与义务教育做先行者, 从泥泞中为共和国的教育大计摸出一条光明大路来。

  第二天,叶知秋就去了工农兵大学一趟,秘密开了一场会议, 会议内容就是这两份文件的核心内涵。

  工农兵大学内的教员已经超过了七百, 远远超过了学生数量,不过这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因为工农兵大学的教员还在临海市的各种厂子里挂了职,有学生就教学生, 没学生就搞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多,他们这些教员根本不够数。

  单单是机械系那边就有三百余名教员,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被叶知秋调去研究‘隧道钻掘设备’了,七百多名教员看似多,实则用起来依旧捉襟见肘。

  叶知秋端起搪瓷缸子闷了一口茶,缓解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说道:“这次突然召集大家开个会, 是想和大家说几件事。”

  “首先呢, 是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不管外面的风如何猛烈地吹, 临海市都是安全的,这个我能保证。但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家身上假使有海外关系的,尽早登记一下,往后尽量不要联系。”

  “第二呢,是我们临海市也决定停止引进人才了。中央的基调已经确定,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坏分子必须清除,我们临海市不可能背离组织的统筹安排,所以我决定,以明年的三月三十一号为截止日期,超过明年三月三十一号之后,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进临海市,就算各位来说情,也不会有任何回寰的余地。”

  “丑话说在前头,之后才能说漂亮话,我相信诸位应该也不会给我出这个难题。大家都是泥菩萨,站在这条河里,谁都自身难保,所以就不要为难我了,再重申一遍,三月三十一号为截止日期。”

  “第三件事,我们刚收到了中央的文件,要在临海市内建设一套教育试点,摸索出适合于我们国-家国情的教育路线,我的打算是将工农兵大学贯彻到底,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为我们国-家的行行业业输送大量人才,进一步带动临海市的发展,努力将临海市打造成我们国-家面向未来技术的一扇窗口。”

  “诸位都是学术圈中的大拿,还请各位多多提意见,务实一些挺好,务虚的意见我们也得听,一方面脚踏实地,一方面仰望星空,尽力将工农兵大学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学府,为共和国培养最顶尖的人才储备。所以,诸位有什么建设工农兵大学的意见和建议,我欢迎大家与我来交流,写建议书、意见书也可以,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写,众人拾柴火焰高,真理越辩越明,我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教育留下一枚种子,一粒薪火。”

  “最后,诸位若是有认识的人脉,诸位感觉信得过的,大可放心引荐进来,还是那句话,三月三十一号之前来,临海市举双手欢迎,三月三十一号之后,诸位免开尊口。”

  ……

  这场会议中并没有太多讨论的地方,多数时间里都是叶知秋在说,其他人在听,偶尔有人问几句,叶知秋也会尽力回答,将自己对政策文件的理解与担忧都说给了这些人听。

  会议开完,叶知秋就回财政局了,家大业大不好管,但好在这几年工作下来,临海市内的整体经济脉络也已经理清楚了,各大工厂都陆陆续续添加了好多新业务,发展得还不错,奶制品厂不止有光明奶糖了,还造出了光明奶粉,一举取缔了麦乳精那‘国民保健品’的位置,成为了新的‘国民营养品’,与四季养生粥并列评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必送之物。

  除了财政局的事情外,叶知秋也会去市内的各个单位走访,参观参观那些工厂的流水线,同那些工厂里搞技术的人聊一聊,站在后世的眼界高度上往技术员心中种下一些种子。

  大元汽车厂主营业务还是救护车,他们有心进入农机与轿车领域,可又担心同长青市那边起了利益冲突会影响眼下的合作,叶知秋还为此苦恼过一阵子,后来她就想出了一条捷径的路子。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大元汽车厂无法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汽车生产链,但可以尝试着造自行车的生产链,还有摩托车的生产链!

  叶知秋知道电池研究的重要性,还从西南电子大学挖了两个研究团队过来,一个团队的人负责研究电池、一个团队的人负责研究电路板与集成电路,她凭借后世从一些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中听到的信息,给这些团队布置了研究方向,先尽力研究铅酸蓄电池,然后就朝着新型材料电池研究,研究集成电路的团队则是要大力发展半导体研究,表面上是为了尽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叶知秋针对未来的芯片之争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