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为不可说1





  俯仰阁里常有说书人提起英雄,说大祁曾有一个义薄云天的忠毅侯,出身名门,年少气盛,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弃下富贵荣华投身军旅,在黄沙漫漫与血流成河之间摸爬滚打,九死一生。

  他们都称这忠毅侯为“顾小爷”。

  这位顾小爷懂排兵布阵,肯身先士卒,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却从未一尝败绩。敌军的将领称他作“玉面罗刹”,当时还是太子爷的陛下也曾说,这人是大祁当之无愧的战神。

  他在战场为祁国的百姓扛下了无数生死劫,边关的风沙没能磨平他的棱角,他站在那里,便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刃淬着冷光。

  只是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把这“顾小爷”与“顾秦”联系起来了。

  十余年前,顾秦交还兵符,拒绝了皇上封赏的“忠毅侯”,回家袭了长平伯的世爵,此后虽仍混迹于朝堂之中,却十分低调。

  于是世人对他的印象,逐渐只剩下了“他是武将出身,曾与先帝拜过把子”这么寥寥一语。

  方莺进长平伯府时,顾秦已经不是将军了,她没见过他最张扬的年岁,所以也慢慢地忘记了他从前的身份,眼下经顾云听提起,才又想到了当年的那些传闻。

  恍若隔世。

  “对一个杀伐果决的将军来说,‘心慈手软’这个评价太过奢侈了,除非他还有别的用意。姨娘,或许是我年纪尚小,所知的人情世故还不多,但我还是相信,善恶有报。”

  顾云听笑靥嫣然,不再多留,推门出去了。

  方莺会怎么想她不清楚,顾伯爷对沈氏母女的态度也全是她的猜测。她只是希望,方姨娘能试着去理解一下那位不大容易的伯公爷。比起别人,她更希望方莺这样知进退的人在这个府里待得久一些。

  堂上沈姨娘等人已经不见了,顾伯爷却还坐在原处,看见她晃出来,没什么表情地问了一句:

  “茶呢。”

  顾云听这才记起自己找的那个敷衍的借口,不禁笑了:

  “姨娘这里没有我喜欢的茶,不喝了。说起来,怎么都没影了,她们人呢?”

  “你说谁?”

  “当然是‘曹二爷’和沈姨娘。”

  她嘴上说的是“爷”,可谁都听得出她加重后咬字里的嘲讽。

  顾秦又陷入了沉默。

  就在顾云听以为自己得不到回答的时候,却忽然听他说:“曹仁被逐出了府,沈氏——我让人送她去了庄子上思过。”

  顾云听一时也辨不清他的喜怒,不过不用想也能知道,一定烦闷得很。

  所以她也难得好心了一回,没有追问什么,只略一点头,道:“父亲有打算就好。”

  “你不问原因?”顾伯爷双目微眯,若有所思。

  “我可以知道么?”

  顾秦似乎有些犹疑,但还是松了口:“到书房来。”

  “……”

  顾云听原本只是不抱希望地随口笑问,却意外地收到了肯定的答案,不禁愣了一瞬,很快回过神来。她笑了笑,不过没有立刻跟上去。

  “险些忘了说,”她看着刚从里间出来、一脸茫然的方姨娘,道,“姨娘,我那青芷居平日里都只有小鸾一个丫头忙进忙出,太辛苦。先前是哥哥担心有人别有用心,所以才逐了其余的人出去,可到底是不太方便,还请姨娘费些心,替我再找几个好的。”

  她说着,指了指绮罗,“这丫头虽是四妹妹屋里的,不过因为先前鸣雁山的事,被她主子厌弃,投到我这里来了,所以还需劳烦姨娘替我向四妹妹说一声才好。”

  “三小姐太见外了,什么劳烦不劳烦的,都是妾身分内的事,自然是要办妥帖的。”

  方莺会意,背对着顾秦,飞快地拭去眼角的泪水,笑着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