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百六十二章载着娘回海安





  回到了中棠屋,杨华进了屋,母亲还在与恃卫聊天,探寻杨华在海安城的工作情况。儿子每次都说得很好,母亲不太相信,如今年月,哪有那么好的老板呢!

  很多老板都是黑心肠,无异于农村的地主。农村的地主老太太是知道的,佃户交不起粮,年都过不好。

  虽然城里的老板老太太知道不多,但也听说过。大多老板都是加班加点,不顾工人的生理极限。工人吃不好,住不安,有时还被克扣工资。

  有理没处说,有时工作还很有危险,工人受伤了,也就被踢出了工厂。在中棠屋,现在也有年轻人在城里工厂干活,也是累死累活的。

  可是不去又不行,中棠屋地处山区,田地又少,不去就连点活路都没有了。以前还可以说打猎为生,可是现在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少,只有靠种些高粱、玉米、红署什么的。有的还种些药材,可是价钱都不好,要想有较好的生活很难。

  见杨华回来,老太太便不再说了。问其杨华吃饭没有,他说吃了。杨华又安排恃卫去休息,等一下他们便要回去,休息一两个时辰也好。

  恃卫去了。杨华这时要母亲坐下,说是要跟母亲说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希望母亲有思想准备。

  杨华母亲想,这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她怎么想,都想不出头绪来。

  杨华便告诉了母亲,他失散二十多年的哥哥找到了,就在海安城里。母亲还以为杨华逗她开心,根本没当回事。杨华又说是真的,他已经证实过了,的确是他失散多年的哥哥。

  母亲见杨华认真的样子,觉得自己的儿子从来不说谎话的,便有点当真。她又看了看杨华叔叔,问:“你觉得有可能吗?”

  杨华叔叔点了点头告诉她,是真的,杨华已经查证过了,胎记与银锁都准确无误,这才回来告诉他们。

  母亲见是真的,不由潸然泪下,哭出声来:”我可怜的孩子哟,不知你受了多大的苦啊!”

  老人不停地哭着,不停地擦拭眼泪,怎么也止不住泪水汪汪地往下流着.

  杨华劝慰着母亲,应该高兴才是,不管怎样,哥哥还是找到了,应该开心才是。他劝母亲不要哭了,又告诉母亲,哥哥现在很好,而且收留他的那户人家对他也很好。

  从小哥哥并未受什么苦,那户人家的条件,比他们家要好。人家是嘉义本地人,对哥哥也形同己出,从小读书干啥,吃穿什么的从未刻薄。哥哥也很争气,长大后分在海安城警察局工作。

  杨华便把杨贵先的情况跟母亲详细说来,从杨贵先上学,到杨贵先工作,以及现在因为何事又被诬陷等情况,都说得清清楚楚。让母亲听了之后,为杨贵先顺利而高兴,为杨贵先落魄而悲伤。

  他又告诉母亲,现在哥哥有个小女孩子,十分可爱,见到杨华一口叔叔长的,一口叔叔短的,让杨华高兴得都摸不着后脑袋了。

  又把杨贵先的妻子与养母的情况也讲述了一遍,只是养父去世了,家里目前在嶷山居住。

  “你怎么不叫你哥回来一趟呢?不管怎样,这还是他的根啊!虽然老家是在东北,可流浪到这里后,这里就是家了啊!”

  “娘,你也知道,一来他出门不是很方便,二来中棠屋桥那里有检查站,过往人员都要检查,不是中棠屋的人根本就不让过。你说要他如何是好。我这次回来是接你与叔叔一同过去的,哪里都准备妥当了。”杨华对母亲说。

  “我怎么走得开呢?家里有鸡有羊的,我走了它们怎么办?”母亲说。

  “暂时要大爷帮助看一下,有空我回去把它们都处理了。要么带些走,要么赠送点大伯,还管那些东西做什么呢!以后我们就在海安城里生活了,不再回这里。”

  杨华这一说更把母亲说呆了,这不是要离开这里吗?这也是她老人家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啊!她这跟着去儿子那里,不是跟儿子添麻烦了吗?而自己还动得了,能够干一些活,可是养活自己。

  老人家都是这样想的,总想替自己的后辈分忧,而不想麻烦他们。平时她省吃俭用,为了就是为后辈着想,想存一点将来给自己的后辈多少减轻一点后辈的负担,更不想后辈为了自己而花费很多的钱财,除非是自己不能自食其力了。

  所以,杨华一说出要搬走之事,她就以各种借口想留在这里不走。她在中棠屋,一年还能喂很多的鸡羊什么的,又可以卖此钱,还可以给杨华弄些腊肉,多好的事情。

  母亲在那儿犹豫不决,杨华反复劝说,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家以后就在一起了,永不分开,这样不是很好吗?

  杨华还说了,中棠屋已不安全,日本人在眼皮底下,虽然现在他们为了不暴露目标对村里人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也不曾骚扰,可以后就不一样了。能走,是最好的事情。

  母亲最后还是听了杨华的劝说,她觉得在这里也让杨华分心,不能很好地工作,况且儿子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儿子在外很忙,老板对其又很好,难得遇上这样的好老板,如果老是请假回来看望她,也对不起人家老板。

  去海安城,大儿子也找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确是件好事。她答应了杨华,便去收拾东西。也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她拿着那把银锁,捎上几件衣服,将几块腊肉带上,就是全部的家当。

  她跟杨华去大伯家打了招呼,将一些腊肉放在大伯家,杨华将从海安城带来的东西也给了大伯。说明了情况,自己失散的大儿子找到了,这就要去看他。

  大伯也是高兴,不断地说,应该去看,都多少年了,难得还能一家团聚,这是天大的好事。大伯也爽快地答应帮助她看好牲口,绝对没有问题。

  杨华与母亲又向大伯说了一些客气话,然后一家人向其告别回到了家。恃卫也检查了一遍车辆,没有问题,于是杨华他们一家坐上车,乘着车,向花垣那条路而去。